图为“八姑娘”公益律师联盟成员通过网络直播进行普法。 高琳琳 摄
图为“八姑娘”公益律师联盟成员做客镇江市妇联直播间。 严海霞 摄
□本报记者 罗莎莎
在镇江,有一支由党员律师领衔的红色公益队伍,他们用专业和仁心传承先辈精神,志在以法治力量传递温暖,让优质的公益法律服务触手可及。他们就是发轫于丹阳“八姑娘民兵班”的镇江“八姑娘”公益律师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联盟从成立之初的5名女律师扩大到如今拥有40余家律所118名律师的大家庭,更多的专业力量汇聚在一起,实现了公益服务合力及效果“倍增”,截至目前已服务群众万余人。因工作成效明显,先后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江苏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品牌”等。2025年,联盟被全国妇联授予“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传承发扬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丹阳蒋墅镇鹤溪河畔的“八姑娘民兵班”几十年如一日为社会、为群众做好事,弘扬传统美德、带领群众致富、传播先进文化,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为了传承这份大爱精神,2012年10月,多名有能力、肯奉献的女律师在丹阳市司法局与市妇联的牵头下组建了“维权公益律师服务团”。2014年3月,为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其更名为“丹阳八姑娘公益律师团”。
2020年5月24日,八支来自镇江各地的“八姑娘”公益律师团聚光成芒,集火成炬,成立“镇江八姑娘公益律师联盟”,呵护着前辈所播下的“公益种子”,重点服务女职工、女学生、留守儿童、失独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深耕婚姻家事、职工维权、反家暴干预等领域,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代书、法律援助等公益服务。
从60年代“八姑娘民兵班”的学雷锋,到新时代公益律师的法治护航,这是一场跨越时空、隔空对望的精神接力。江苏瀛尚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金文就是最初的成员之一,如今她已成为联盟负责人。
“我们既是以爱之名汇聚,又有专业能力,就要充分发挥法律特长和女性富有同情心同理心的优势,将服务往前一步、往深一步,将当事人的难题解决好,将合法权益保障到位,把好事真正办好办到位!”金文一语道破联盟公益的原则和初心。
品牌的成长壮大不仅需要汇聚更多专业人才,更离不开严格的制度作为支撑。自“丹阳八姑娘公益律师团”成立之初,便确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涵盖了工作制度、人员进出制度以及考核与奖惩制度的全面细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律师团到律师联盟,制度建设持续深化。如今,每年伊始,联盟都会制定年度计划,并对各成员团体的工作进展进行全程跟踪,至年终时进行总结和评议,确保联盟的运作井然有序。
责任担当
个人行善举固然不难,但一群人持之以恒地坚持做好事,这并不容易。金文向《法治日报》记者坦言:“我们坚持不懈努力的动力不仅来自墙上的锦旗和当事人发自内心的感谢,更源于我们作为新时代律师的责任感和担当。”
作为“元老级”成员之一,现任八姑娘公益律师联盟丹阳团长、江苏瀛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执行主任袁书珍,在执业之初就加入联盟,开启了自己的公益之路。“作为律师,必须肩负起责任,以追求卓越的精神为求助者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绝不能辜负公众的信任。”这是袁书珍十多年来最深刻的体会。
今年1月19日,袁书珍与社区工作人员再度拜访了78岁的李阿姨。李阿姨曾因房产纠纷险些无家可归,在袁书珍及丹阳团律师的帮助下,成功获得了房屋的居住权。在此基础上,袁书珍为李阿姨和她的儿媳妇、孙子起草了一份居住权协议书,将她晚年生活和身后事宜一并安排。
“多亏了他们,了了桩大事,我得多帮他们吆喝吆喝,让更多人看到!”如今,李阿姨最大的爱好就是为袁书珍的朋友圈动态点赞,逢人就说“八姑娘”们的好,就是希望更多人能获得帮助。
李阿姨的故事并非个例。他们为长期遭遇家暴的王女士厘清家庭债务、争取子女归属等法律事务,让她有了拥抱新生活的勇气;为帮当事人确认居住权优先级,辗转多个部门查找证据,让当事人顺利办理了居住权登记;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孤寡老人维权理赔,以最快的速度让老人家拿到赔偿……
多年来,联盟的律师们投身公益行业,承担社会责任,以赢得百姓口碑为目标。截至目前,联盟已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20余件,为遭遇法律难题的困难群体提供专业服务,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